目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处结扎处理后,分析心功能的变化与缺血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结扎(15、30、45、60 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于处理后行心导管插管测量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结果引起明显的心肌梗死至少需要结扎30min。结扎(45、60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的心肌梗死明显,并观察到梗死区域心肌绝大部分已纤维化,且梗死面积变化较恒定。同时测定不同结扎时间心功能的变化发现,结扎(45、60min)再灌注或结扎非再灌注各组ASP、DAP、LVSP、±dp/dtmax,显著下降,LVEDP明显升高;不同结扎时间处理后,大鼠心功能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后的梗死面积变化密切相关。结论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45min以上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灶,而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降低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增加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