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不同抗赤霉病性小麦品种叶肉原生质体的活力影响

被引:3
作者
黄晓敏
刘宗镇
汪志远
陆仕华
姚泉洪
杨银妹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 叶肉原生质体; 镰刀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应用镰刀菌(Fusarium)纯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简称DON)加入小麦叶肉原生质体悬浮液,设30,50,100ppm三个DON毒素浓度处理及空白对照,在18—20℃和26—28℃两种温度下,1—7小时不同时间取样。经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lacetate)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处理原生质体存活率。并分别与对照存活率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结果表明,在18—20℃6小时后取样观察,50ppm毒素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原生质体反应差异最显著。首次发现毒素能显著提高抗病品种的原生质体活力。如抗病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的原生质体处理存活率分别比对照高24.1和9.7个百分点。但DON毒素对感病品种原生质体则有显著伤害作用,使其质膜严重受损,原生质处逸,最终导致原生质体死亡。如感病品种徐州21和绵阳11的原生质体存活率分别比其对照低20.8和20.6个百分点。中抗和中感品种原生质体处理和对照之间,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以不同小麦品种原生质体对DON毒素的敏感性差异为依据,建立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生物测定法,经用该方法(DON毒素法)测试的14个小麦品种抗赤性与其田间抗赤性基本相符。
引用
收藏
页码:8 / 8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