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可行性分析

被引:60
作者
沈忠厚
王海柱
李根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连续油管; 钻井; 超临界CO2; 可行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42.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接近于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同时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与氮气、空气、液体、充气液、泡沫等钻井流体相比,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宽,这一特性使得超临界CO2为井下马达提供足够扭矩的同时,还能保证井底的欠平衡状态。即使超临界CO2流体侵入储集层,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相反还能进一步增大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流动阻力,提高采收率。同时超临界CO2射流破岩速度较水射流快得多,而且破岩门限压力也非常低,在利用连续油管进行超临界CO2喷射钻井时,可大大降低连续油管钻井系统的压力,扩大连续油管的作业范围,更适合小井眼、微小井眼、超短半径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等钻井。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将为钻井带来一次全新的技术创新,也将成为特殊油气藏开发的高效钻井技术。图10表1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胜利油田老油区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其地质埋存潜力评估 [J].
张亮 ;
王舒 ;
张莉 ;
任韶然 ;
郭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6) :737-742
[2]   低渗透致密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损害评价技术 [J].
赵峰 ;
唐洪明 ;
孟英峰 ;
李皋 ;
邢希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113-119
[3]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J].
苏新亮 ;
李根生 ;
沈忠厚 ;
岳春宏 .
天然气工业, 2008, (08) :55-57+66+140
[4]   胜利油田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新进展 [J].
周英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318-329
[5]   纯梁油田低渗透油藏伤害机理及解堵技术 [J].
贾江鸿 ;
程远方 ;
赵修太 ;
曲占庆 ;
封卫强 ;
冯浦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330-334
[6]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机理与试验 [J].
李根生 ;
史怀忠 ;
沈忠厚 ;
黄中伟 ;
廖华林 ;
牛继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239-243
[7]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J].
陈立人 ;
张永泽 ;
龚惠娟 .
石油机械, 2006, (02) :59-63
[8]  
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手册.[M].董振军[等]编写;彭英利;马承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M].韩布兴等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10]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特性研究.[D].王在明.中国石油大学.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