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

被引:19
作者
冯文凯
黄润秋
许强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山体斜坡; 震裂变形; 地震波效应; 震裂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斜坡震裂变形和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力学机理,通过实例详细调查及地震中体波效应和面波效应的深入分析,认为地震中地震波的作用使山体斜坡表部岩土体尤其是坡肩部位受到量值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拉张应力作用,该作用在垂直平面内表现为全方位动态变化特点,导致坡肩岩土体具有旋转倾倒和正、反拉作用;与此同时在坡体内部伴随出现潜在剪动作用力及岩土体的开裂和压碎现象,尤其在潜在滑动面上剪切作用力更为集中;此外坡体表面还受到鼓胀拉力和扭力的共同作用。据此可将地震波作用效应划分为4种重要表现形式,即拉-剪破裂效应、界面动应力效应、潜在的楔劈效应和超空(孔)隙水压力激发机制。分析结果与实例及振动模拟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D].许向宁.成都理工大学.2006, 12
[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3]   层状地基空沟被动隔振分析 [J].
高广运 ;
彭争光 ;
张梦芳 ;
杨成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2) :115-120
[4]   地震动作用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J].
何丽君 ;
石玉成 ;
杨惠林 ;
胡明清 ;
莘海亮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2) :142-147
[5]   斜坡震裂变形力学机制初探 [J].
冯文凯 ;
许强 ;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3124-3130
[6]   汶川8.0级地震甘肃灾区震害特点及恢复重建对策 [J].
石玉成 ;
卢育霞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1) :1-7
[7]   土质边坡剖面上动力响应异常点与潜在滑动面位置的关系研究 [J].
任自铭 ;
冯仲林 ;
殷世林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1) :21-25
[8]   汶川MS8.0地震对甘肃陇东地区的破坏影响与特征分析 [J].
王爱国 ;
杨晓鹏 ;
李明永 ;
柳煜 ;
石航 ;
史继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1) :80-85
[9]   强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特征 [J].
梁庆国 ;
韩文峰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1) :15-20
[10]   地震时隧道衬砌受力敏感性的简化理论分析 [J].
安永林 ;
彭立敏 ;
黄娟 .
西北地震学报, 2008, (03) :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