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缺失与立法偏好——中国个人破产立法难题解读

被引:21
作者
刘静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破产; 信用; 信用消费; 立法偏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2 [破产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030105 ;
摘要
个人信用缺失和国家关于个人债务和信用问题的立法偏好是我国个人破产立法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应当同时并进。信用消费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人无力清偿案件将大量增加,个人破产制度的确立无可避免。尽管信用缺失可能直接危害个人破产制度的有序运行,我国仍应在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地促进个人征信体系以及社会信用机制的完善。同时,国家在解决债务问题上对民事执行的过于依赖等偏好,都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确立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延滞个人破产立法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尔街危机的法律思考之六 储蓄是中国金融稳定的基石——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启示[J]. 乔新生.财经政法资讯. 2009(01)
[2]  
华尔街危机的法律思考之六 储蓄是中国金融稳定的基石——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启示[J]. 乔新生.财经政法资讯. 2009 (01)
[3]   为什么执行程序处理破产问题? [J].
唐应茂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12-20
[4]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J].
高柏 .
社会学研究, 2008, (04) :1-31+242
[5]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J].
陈雨露 ;
庞红 ;
蒲延杰 .
中国金融, 2008, (07) :67-69
[6]   预期的稳定化——卢曼的法律功能思想探析 [J].
罗文波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4) :26-30
[7]   国民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J].
吴敬琏 .
中国税务, 2004, (02) :1-1
[8]   论刑法的谦抑性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55-62
[9]  
朱民: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意义重大[N]. 李倩,牛娟娟.金融时报. 2010 (001)
[10]  
比较[M]. - 中信出版社 , 吴敬琏 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