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尔伯格陷阱还是伊斯特利悲剧?——全球公共品及其提供方式和中国方案

被引:41
作者
蔡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全球公共品; 全球贫困;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英国和美国作为单一霸主国家,主导国际公共品供给的传统全球治理模式,因其未能广泛代表各国的共同意志和平等利益,终究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品。随着世界经济及其贡献者的多极化,不仅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格局不再是不可或缺,而且全球共治新模式的形成不可避免。因而,当今世界并不存在关于公共品供给真空或治理主导权交接的金德尔伯格陷阱。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必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代表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寻求霸主国家地位及其蕴涵的全球公共品供给者的主导地位。从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出发,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其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责任和能力提出关于全球减贫的中国方案,与各国人民一道,为破解被称作伊斯特利悲剧的反贫困难题贡献智慧和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2+154 +154-15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4-17
[2]   回忆70年代末邓小平访问日本和会见大平正芳——王效贤访谈录 [J].
董振瑞 ;
益蕾 .
党的文献, 2007, (02) :18-20
[3]  
丝绸之路[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彼得·弗兰科潘, 2016
[4]  
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英) 弗格森, 2015
[5]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6]  
虚拟的历史[M]. 中信出版社 , (英) 弗格森, 2012
[7]  
断层线[M]. 中信出版社 , (美) 拉詹, 2011
[8]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M]. 中信出版社 , (美) 特维德, 2008
[9]  
白人的负担[M]. 中信出版社 , (美) 伊斯特利, 2008
[10]  
贫穷的终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萨克斯 (Sach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