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规制:商业秘密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5
作者
胡良荣 [1 ,2 ]
易小辉 [3 ]
机构
[1] 江苏大学法学院
[2] 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3]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关键词
商业秘密保护; 激励与规制; 经济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30107 ;
摘要
商业秘密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极具商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基于经济学作为考量的依据,激励机制能促进商业秘密的创造,有利于社会总的商业秘密存量得到可持续增加,有助于商业秘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是以个人利益为激励手段的促进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生产的制度。其价值取向是效率本位:即通过激励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总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商业秘密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在对权利人合法权益充分保护的同时,必须对商业秘密权利行使作出合理而适当的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信息、信任与法律.[M].张维迎著;.三联书店.2003,
[2]  
无形资产学.[M].蔡吉祥著;.海天出版社.2002,
[3]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  
产权与增长.[M].高德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法和经济学.[M].(美)罗伯特·考特(RobertCooter);(美)托马斯·尤伦(ThomasUlen)著;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6]  
论犯罪与刑罚.[M].(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7]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经济学根据及制度安排 [J].
刘秀 .
法学论坛, 2012, 27 (06) :69-75
[9]   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财产创造者的行为选择 [J].
杨明 .
中外法学, 2012, 24 (04) :742-760
[10]   利益衡量及其理论的反思——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 [J].
张伟强 .
法学论坛, 2012, 27 (04)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