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几点启示

被引:5
作者
殷广卫 [1 ]
邹璇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京津冀都市圈; 集聚; 转移支付; 国际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评述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有关内容,指出:集聚是经济系统的内生趋势,能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的通道也是辐射的通道;核心区的增长不完全排斥边缘区的增长,后者有赖于前者的辐射,而辐射又依赖于区际通道。据此提出:集聚是京津冀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其减弱或停止的阶段还远未到来,未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巨大,其中通道的作用至关重要,可能扩大圈内的差距但也能促进圈内落后地区的增长;大力加强内部以及连接外部的通道建设,建立务实、高效的议事和协调机构,克服地方保护和各自为政,实施大规模转移支付等措施有助于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内外的共同增长并缩小地区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J].
刘安国 ;
杨开忠 ;
谢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1059-1066
[2]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s[J] . Richard E. Baldwin,Philippe Martin,Gianmarco I. P. Ottaviano.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2001 (1)
[3]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4]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CHANGE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05) :S71-S102
[5]  
http://nobelprize.org/nobelprizes/economics/laureates/2008/pres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