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与不足

被引:17
作者
徐瑞 [1 ,2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观; 现代课程范式; 相对主义;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0.18.007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后现代课程观念中,开放性、过程性和多元性是课程的显著特征。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体现在它关注课程在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方面的价值,重视师生对话和探究的教育意义以及强调课程的启迪与解放功能等方面。后现代课程观的不足表现为其对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的忽视,对多元与差异的过于强调以及对学生参与及建构课程的过于强调等方面。全面认识和评价后现代课程观,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87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跨越边界[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亨利·A.吉罗克斯(HenryA.Giroux)著, 2002
[2]  
知识与控制[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麦克·F.D.扬(MichaelF.D.Young)主编, 2002
[3]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 2000
[4]  
后现代课程观[M].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 2000
[5]  
躁动的百年[M].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陆有铨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