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

被引:44
作者
赵靖舟
机构
[1] 西安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通; 原生油气藏; 海西运动; 形成; 次生油气藏; 喜马拉雅运动; 油水界面; 气水界面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确定成藏期的基本原理是 ,油气藏形成时的油气水界面通常为水平界面 ,现今油气藏的各井油气水界面的古埋深点最早能够连成水平线 (面 )的地质时期就是成藏期。用此方法分析的结果 ,塔中地区石炭系油藏普遍形成于晚海西期 ,燕山期为调整再成藏时期 ,喜马拉雅运动期是调整再成藏和油藏定型时期 ;满西地区哈得 4油田CⅢ 油藏可能在石炭纪—二叠纪开始形成 ,以后经过多期改造 ,调整再成藏的时间主要为侏罗纪和晚第三纪 ;轮南地区三叠系古油藏在晚第三纪吉迪克组沉积期已形成 ,康村组沉积期是三叠系古油藏重要调整与侏罗系次生油藏的形成时期 ,库车组沉积期是调整再成藏时期。认为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古生界海相油藏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 ,中生界油藏多是古生界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因构造变动及气侵作用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克拉通区普遍出现油气藏晚期调整的现象 ,与中、新生代频繁而强烈的构造变动、克拉通区构造幅度普遍较低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大量高 过成熟气的注入有关。图 3参 3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12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塔中隆起石炭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J].
邓良全 ;
刘胜 ;
杨海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1) :23-26+86
[2]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M].蒋炳南主编;.地质出版社.2000,
[3]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M].周兴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