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定量分析

被引:33
作者
赵广举 [1 ,2 ,3 ]
穆兴民 [2 ,3 ]
温仲明 [2 ,3 ]
王飞 [2 ,3 ]
高鹏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水沙变化; 降水; 人类活动; 水土保持措施; 皇甫川流域;
D O I
10.16843/j.sswc.2013.04.001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线性趋势法、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径流历时曲线法分析皇甫川流域1955—2010年水沙变化特征,通过水文分析法定量评价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急剧减少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减少更加显著,近10年(2000—2010)的平均径流量与输沙量相当于1950—1959年的约20%;皇甫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在1979年发生突变;在变化期1980—2010年,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因素,约为70%,而降水所占比例为30%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始,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如退耕还林(草)、梯田建设、水库淤地坝等工程)等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锐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60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赵广举 ;
穆兴民 ;
田鹏 ;
王飞 ;
高鹏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70-1078
[2]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 [J].
王随继 ;
闫云霞 ;
颜明 ;
赵晓坤 .
地理学报, 2012, 67 (03) :388-397
[3]   皇甫川流域近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J].
王金花 ;
张胜利 ;
孙维营 ;
黄静 .
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3) :57-60+69
[4]   黄河干流实际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成因分析 [J].
刘昌明 ;
张学成 .
地理学报, 2004, (03) :323-330
[5]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沙响应及治理方略研究[D]. 冉大川.西安理工大学 2006
[6]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势分析与评价[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姚文艺, 2011
[7]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汪岗,范昭主编, 2002
[8]  
Recent changes of sediment flux 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from major river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J] . Houjie Wang,Yoshiki Saito,Yong Zhang,Naishuang Bi,Xiaoxiao Sun,Zuosheng Yang.Earth-Science Reviews . 2011 (1)
[9]  
Changes in streamflow and sediment discharge and the response to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J] . Gao P.,Mu X.-M.,Wang F.,Li R..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11 (131)
[10]  
Variation of Natural Streamflow since 1470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China[J] . Miao, Chi-Yuan,Ni, Jin-R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