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区研究——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

被引:8
作者
贾紫牧 [1 ]
曾维华 [1 ]
王慧慧 [1 ]
陈岩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综合评价; 突变级数法; 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针对流域水文气象与水环境条件空间差异导致的水环境承载力空间不均问题,文章以湟水河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基于国家控制单元划分子单元,从水环境承载状态、水系统脆弱程度及水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力三个角度,在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基础上,开展水环境承载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三项指标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现为上游水环境脆弱,中游水资源脆弱且水环境超载,下游水环境超载严重但水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力大。依据综合评价分区结果,将案例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控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针对不同分区的特征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为实现流域水环境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4+203 +2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渭河干流关中段非突发性水质超标风险研究 [J].
陈龙 ;
曾维华 .
人民黄河, 2016, 38 (02) :80-83
[2]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英文) [J].
周亮 ;
孙东琪 ;
徐建刚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10) :1199-1217
[3]   基于突变理论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域城镇化质量分区研究——以江苏省13市为例 [J].
李小军 ;
方斌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65-71
[4]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J].
徐琳瑜 ;
康鹏 ;
刘仁志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6) :1127-1136
[5]   水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太湖流域产业集聚空间优化 [J].
赵海霞 ;
王梅 ;
段学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8) :1530-1536
[6]   基于绿洲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水资源指标探讨 [J].
王强 ;
包安明 ;
易秋香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613-619
[7]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油田管输建设工程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J].
胥卫平 ;
王秀英 .
系统科学学报, 2012, (01) :89-93+96
[8]  
基于突变理论的近岸海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以罗源湾为例[J]. 陈克亮,时亚楼,林志兰,王金坑,欧阳玉蓉,蒋金龙.应用生态学报. 2012(01)
[9]   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J].
姜秋香 ;
付强 ;
王子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84-190
[10]   基于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 [J].
李新 ;
石建屏 ;
曹洪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6) :1338-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