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联合图片识别训练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8
作者
陆雪松 [1 ]
周曙 [2 ]
刘忆星 [2 ]
陆兵勋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 认知疗法; 图片识别训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联合图片识别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认知干预及图片识别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图片识别平均反应时间及正确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图片识别平均反应时间为(708.59±181.82)ms,正确率为(91.02±10.23)%,HAMD评分为(11.1±3.2)分,BI评分为(74.1±9.4)分;对照组图片识别平均反应时间为(840.35±190.56)ms,正确率为(72.41±11.64)%,HAMD评分为(14.6±4.2)分,BI评分为(61.8±10.5)分,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疗法联合图片识别训练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图片识别能力及抑郁症状,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看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 [J].
王建平 ;
王晓菁 ;
唐苏勤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12) :933-936
[2]   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J].
宋晓灵 ;
曾蜀江 ;
张中念 .
四川精神卫生, 2008, (01) :24-25
[3]   西酞普兰合并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J].
姚晓波 ;
宋晓灵 ;
蒲晓波 .
四川精神卫生, 2007, (02) :83-85
[4]   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J].
陆雪松 ;
陆兵勋 ;
周曙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7, (01) :68-69
[5]   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J].
江红 ;
温新义 ;
史庭慧 ;
张苏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2) :807-810
[7]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a Sample of Community-Dwelling Stroke Survivors: A Longitudinal Study [J].
Teoh, Victoria ;
Sims, Jane ;
Milgrom, Jeannette .
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2009, 16 (02) :157-166
[8]   Poststroke depression [J].
Dafer, Rima M. ;
Rao, Murah ;
Shareef, Aisha ;
Sharma, Aparna .
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2008, 15 (01) :13-21
[9]  
情感性精神障碍.[M].姚芳传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缪鸿石;朱镛连主编;.华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