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双重维度及其调适策略

被引:27
作者
马池春 [1 ]
马华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双重维度;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调适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从农民利益保护和利益发展两个维度对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蕴含着保护农民利益的政治逻辑,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则蕴含着发展农民利益的市场逻辑。农民利益保护要靠有效的产权安排,农民利益发展则有赖于市场的推动。但是,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的结合并不能完全规避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本文认为,以有限性、阶段性、调适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市场化发展策略,对稳定农村产权安排和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具有调控作用,对发展农民利益具有推动作用。农村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如何规避农民非理性行为、市场内卷化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6,
[2]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理论与政策问题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
张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2) :4-12+37
[3]   资本下乡:农民的视角——基于全国214个村3203位农户的调查 [J].
侯江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 :81-87
[4]   农村土地产权认知的三重维度及其内在冲突——理解当前农村地权冲突的一个中层视角 [J].
黄鹏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6) :14-24+94
[5]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9) :4-9
[6]   资本下乡不能巧取豪夺农民土地 [J].
赵俊臣 .
农村工作通讯, 2009, (03) :32-35
[7]   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 [J].
熊万胜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24+243
[8]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J].
宋增伟 .
学术论坛, 2006, (05) :1-4
[9]  
乡土中国.[M].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1-17482-1
[10]  
“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温铁军; 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