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树相关均衡分析

被引:2
作者
王维国 [1 ,2 ]
刘德海 [1 ,2 ]
宋雯彦 [1 ,2 ]
杨丽丽 [1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2]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际气候谈判; 序贯决策博弈; 博弈树相关均衡; 哥本哈根协议; 相机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83001 ;
摘要
哥本哈根议程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冲突性.借鉴Forgo的博弈树相关均衡概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主体,划分京都议定书时期,哥本哈根协议时期和未来长久时期,建立了哥本哈根国际气候谈判的序贯决策博弈模型.根据2007年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研究结论,建立CO2浓度与全球气温的线性回归模型和ARMA(4,2)预测模型,得出长期目标下各种减排路径的CO2浓度贡献值.结合谈判设定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率,计算各减排路径的全球气温变化,运用线性规划GHGAME求解博弈树相关均衡结果.研究表明,根据前一时期减排进展采取相机调整的国际气候谈判方案,减排效果要好于谈判初期采取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发达国家是否率先切实履行减排承诺,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效果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697 / 17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论分析 [J].
郁琳琳 ;
唐为中 .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3) :38-42
[2]   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 [J].
陈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2) :52-59+5
[3]  
Management the global commons.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2 Nordhaus W D. The MIT Pres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