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NR1特性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孔敏 [1 ]
巴茂文 [2 ]
刘振国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2] 青岛大学医学院烟台毓磺顶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左旋多巴;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亚型1; 磷酸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作用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1(NR1)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10):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MK-801处理组(n=10):第23天左旋多巴甲酯注射前腹腔注射MK-801;溶剂处理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另设假手术组(n=5)为对照组。观察MK-801处理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另三组大鼠纹状体膜蛋白NR1磷酸化情况。结果MK-801处理组大鼠在左旋多巴应用第1、8、15、22天,呈现旋转反应时间逐渐缩短及剂峰旋转次数递增的趋势;第23天应用MK-801后,剂峰旋转次数与第22天相比明显减少(P<0.05),旋转反应时间则明显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处理组膜蛋白中NR1、磷酸化NR1S890和NR1S896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而两组磷酸化NR1S897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处理组相比,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R1及磷酸化NR1S890、NR1S896和NR1S897在膜蛋白中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左旋多巴引起的PD大鼠运动反应变化可能与NR1的特性改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J].
巴茂文 ;
刘振国 ;
孔敏 ;
杨红旗 ;
陈生弟 ;
陆国强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7) :810-812
[2]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J].
巴茂文 ;
刘振国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06) :403-404
[3]   Combined blockade of AMPA and NMDA glutamate receptors reduces levodopa-induced motor complications in animal models of PD [J].
Bibbiani, F ;
Oh, JD ;
Kielaite, A ;
Collins, MA ;
Smith, C ;
Chase, TN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5, 196 (02) :422-429
[4]  
Glutamate-mediated striatal dysregula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motor response complications in Parkinson's disease[J] . J. D. Oh,T. N. Chase. Amino Acids . 20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