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内陆河水资源利用模式简论

被引:3
作者
曹相云
张实祥
机构
[1]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 甘肃省水利厅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渠系水; 无效消耗; 重复利用; 河西走廊; 甘肃走廊; 灌溉定额; 有效利用系数; 消耗水量; 河川径流量;
D O I
10.13928/j.cnki.wrahe.1990.09.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的形成与发展出发,总结出其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水多用,即一定数量的水,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最后的余水注入内陆湖泊。目前已形成的水资源利用格局是,在山区、出山口处、平原区和下游地区进行了水资源的四次利用,并修建水库和引水枢纽以及打井等。文中提出了完善水资源利用模式的措施,即修建山谷水库,完善渠系防渗衬砌和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及平整土地和改进田间灌水技术。得出的结论为:(1)河西走廊水资源的承载力是个动态参数,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和投入多少成正比;(2)目前水资源利用模式是历史的产物,重复利用次数多,无效消耗也多;(3)最大的节水潜力在田间;(4)已形成的水资源利用模式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才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5)远期种植业的实物产量翻一番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甘肃武威灌区节水潜力及措施的初步分析 [J].
苏德荣 .
人民黄河, 1987, (03)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