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被引:45
作者
熊运斌
杨建文
陈云英
田世澄
洪宇
张玲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文南油田; 沉积环境; 沉积相; 沉积微相; 地球化学; 古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 6种沉积微相类型 ;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 ,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水下溢岸砂次之。图 5表 1参 13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吴崇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3]  
沉积岩石学.[M].余素玉;何镜宇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4]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
[5]   文南油田文95断块区剩余油分布研究 [J].
刘秋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00-102
[6]   文南油田文79断块区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开发效果分析 [J].
侯加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65-67+11
[7]   关于间歇性涨缩湖盆沉积作用的几点认识(主要以柴达木盆地早第三纪沉积为例) [J].
邓宏文 ;
钱凯 .
沉积学报, 1987, (02) :91-1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