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对针刺与对指反应的实时动态功能MRI的对比研究

被引:41
作者
王苇
朱芳
漆剑频
夏业玲
夏黎明
王承缘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武汉
关键词
针刺; 磁共振成像; 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 (bloodoxygenleveldepended ,BOLD)实时动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人体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脑运动功能区的影响 ,并对针刺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 ,行实时动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每人分别接受以下 2项任务 :(1)右手对指运动 ;(2 )被针刺右侧足三里和阳陵泉。检测感兴趣区的相关系数 ,感兴趣区包括两侧的躯体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 (PMC)和副运动区 (SMA)。对被激活的感兴趣区进行计数。采用SAS软件包作精确概率法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指任务除去 1例合作不好 ,其余 16例激活右侧 (SMCR)8例 ,PMCR8例 ,SMA 9例 ,左侧 (SMCL) 16例 ,PMCL9例。针刺任务 3例运动伪影明显没有获得满意图像 ,另有 2例脑功能区无明显激活 ,其余 12例次激活SMCR6例 ,PMCR10例 ,SMA 8例 ,SMCL11例 ,PMCL10例。精确概率法检验Fisher′sexacttest (2 Tail)P >0 .0 5 ,说明 2种刺激兴奋感兴趣区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刺机制和应用价值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但其实用价值尚需结合临床针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针刺抗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J].
施静 .
生理科学进展, 1999, (04) :326-329
[2]   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足三里”穴的脊髓投射研究 [J].
赵敏生 ;
余安胜 ;
李西林 ;
不详 .
中国针灸 , 1999, (09) :39-41
[3]   外侧缰核对中缝大核神经元的双向调制作用及中缝大核神经元兴奋抑制转化的规律 [J].
刘乡 ;
张守信 .
针刺研究, 1999, (02) :116-121
[4]   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J].
刘月芝 ;
杨甲三 ;
张国瑞 ;
孙启良 .
中国针灸 , 1999, (02) :5-7+4
[5]   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 [J].
缪鸿石 .
中国康复, 1998, (03) :97-99
[7]   针刺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J].
韩济生 .
针刺研究, 1988, (01) :36-38
[8]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various electrical parameters on peripheral and central nerve regeneration ( Review). Zanakis MF. Acupuncture &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