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预警与评价的评价

被引:22
作者
游建章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杭州
关键词
粮食安全系数; 评价法; 粮食总产量; 农产品产量; 粮食储备量; 粮食自给率; 扩散指数; 粮食安全预警;
D O I
10.13246/j.cnki.jae.2002.02.003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粮食供求预警系统评价法较全面地反映了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政府调整粮食收购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综合反映粮食安全水平 ,但为方便计算粮食安全系数而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等四项指标赋予相同解释度 ,与现实情况难以吻合。景气分析法能对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景气状态作出判断 ,对粮食发展过程作出形象、直观的刻画 ,但其预测能力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粮食安全问题探析 [J].
聂凤英 .
农业经济, 1999, (07) :31-32
[2]   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方法及其系统设计(上) [J].
安晓宁 .
世界农业, 1998, (07) :7-8+20
[3]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 [J].
李志强 ;
赵忠萍 ;
吴玉华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1) :27-32
[4]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J].
朱泽 .
中国农村经济, 1997, (05) :26-33
[5]   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市场 [J].
顾焕章,王曾金,许朗 .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2) :23-26
[6]   我国粮食及农业生产的警度测定分析 [J].
顾海兵 .
农业经济问题, 1991, (08)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