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146
作者
王素英
陶光灿
谢光辉
沈德龙
李俊
路宝庆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中心
[3] 北京市延庆县农委
关键词
综述; 微生物肥料; 作物产量; 作物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4 [微生物肥料(细菌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分析了我国近 10年来对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除外 ) ,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良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 ,比传统施肥增产的报道占 98% ,其中增产幅度超过 5 %的报道占87.4 % ,超过 10 %的占 5 6 .6 %。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 ;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类、固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率依次为 2 2 .3%、2 1.2 %、16 .5 %、14 .7%、13.6 %和 12 .2 %。微生物肥料在作物上应用最多的是禾谷类作物 ,其次是油料类和纤维类作物 ,应用较少的是烟草、糖、茶、药、牧草等类作物。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改良研究较少 ,主要为经济作物 ,而对粮食作物研究较少。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有改善作用 ,主要表现为 :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减少棉籽及油菜中的棉酚和芥酸含量 ,提高蔬菜和水果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 ,提高纤维类作物纤维的长度和强度 ,增加上等烟的比例 ,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分析了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条件和方法 ,指出合理使用的条件和方法 ,并从研究、开发和管理 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提出加强应用性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微生物肥料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微生物与化肥复合颗粒肥料的开发前景 [J].
张永利 ;
陈爱华 ;
王丽华 ;
卜宗式 ;
白景竑 .
中氮肥, 2001, (06) :8-10
[2]   螯合态活性复混肥中钾细菌存活性初探 [J].
姚培鑫 ;
艾绥龙 ;
马英明 ;
艾赛春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3) :59-62
[3]   微生物肥料研究 [J].
李明 .
生物学通报, 2001, (07) :5-7
[4]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J].
章家恩 ;
刘文高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54-157
[5]   小麦、玉米施用微生物接种剂增产效应初报 [J].
王明友 ;
李光忠 ;
陈洪美 .
土壤肥料, 2001, (03) :44-47
[6]   生物菌肥对水稻营养特性及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 [J].
梁运江 ;
许广波 ;
郑哲 ;
刘文利 ;
魏铁铮 .
土壤通报, 2001, (02) :88-89
[7]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的研究新进展 [J].
刘健 ;
李俊 ;
葛诚 .
微生物学杂志, 2001, (01) :33-36+46
[8]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谢明杰 ;
程爱华 ;
曹文伟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4) :42-45
[9]   发展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对策研究 [J].
谢明杰 ;
宫文红 ;
曹文伟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410-412
[10]   生物磷钾肥对烤烟产质的影响 [J].
郭富伟 ;
任士俊 ;
陈喜林 ;
王贵 .
烟草科技, 2000, (12)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