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8
作者
李佳锋 [1 ]
徐佳俊 [1 ]
高翔 [1 ]
徐峰 [1 ]
钱雯靖 [1 ]
吴丽媛 [1 ]
郑鸣 [2 ]
王伟伟 [1 ]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2] 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致敏;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65.21 [鼻炎];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1001 ;
摘要
目的建立和评价SD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卵白蛋白(OVA)配合佐剂氢氧化铝全身致敏和局部致敏,建立SD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HE染色检测鼻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right’s染色检测模型组鼻腔分泌物和鼻粘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IgE水平;通过行为学总积分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鼻粘膜组织纤毛脱落、倒伏,粘膜下腺体数量明显增加;模型组鼻腔分泌物中检测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模型组外周血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后模型组喷嚏、抓鼻的次数及流涕等行为学总积分较对照组组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配合佐剂氢氧化铝基础致敏和强化致敏,可成功建立SD大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的优点,为今后变应性鼻炎的病变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组织形态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11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nimal models of occupational asthma. Karol M H.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 1994
[2]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及意义 [J].
雷霏 ;
赵小冬 ;
朱建国 ;
赵丹 ;
董震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 (03) :14-17
[3]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杨瑞嘉 ;
黄志纯 .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02) :87-89
[4]   鼻超敏反应实验模型的建立 [J].
赵秀杰 ;
董震 ;
杨占泉 ;
赵德荣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3, (01) :17-18
[5]  
Respiratory allergy: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Briatico-Vangosa G,Braun C L,Cookman G,Hofmann T,Kimber I,Loveless S E,Morrow T,Pauluhn J,Sorensen T,Niessen H J.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toxi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Toxicolog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