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煤沉陷及其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37
作者
杨逾 [1 ]
刘文生 [1 ]
缪协兴 [2 ]
冯国财 [1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损害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采煤沉陷; 控制覆岩; 研究现状;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开采已经是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目前或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三下”压煤的亟待开采和与环境相协调的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也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表环境必须的研究课题。通过论述分析采煤沉陷现状、控制采动覆岩方法、采煤沉陷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我国采煤沉陷分布广泛、涉及面广、影响严重,采动覆岩控制的方法和理论,仍然存在与矿业发展不协调或有待改善的地方。“三下”压煤的全煤层开采研究、覆岩移动规律细化数值模拟、充填开采工艺设计及地表移动预计程序的更新或开发等方面,将是现阶段开采沉陷学科深入研究的重点。最后展望了符合绿色开采理念的采煤方法或煤炭技术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钱鸣高等著, 2000
[12]  
煤矿地表移动的基本规律[M]. 中国工业出版社 , 刘国琛,廖国华编著, 1965
[13]   离层注浆防治地表塌陷的注浆量计算 [J].
杨逾 ;
范学理 ;
杨伦 ;
赵德深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1) :82-85
[14]   岩石工程数值分析中选择岩体力学参数的神经元网络方法 [J].
乔春生 ;
张清 ;
黄修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1) :64-67
[15]   建(构)筑物下条带开采覆岩移动机理与实践 [J].
王金庄 ;
吴立新 .
煤, 1998, (06) :6-7
[16]   建筑物下大采宽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 [J].
顾少华 ;
石世章 .
煤炭科学技术, 1997, (09) :10-12
[17]   建(构)筑物下大条带协调式全采方法 [J].
黄乐亭 .
煤炭学报, 1995, (06) :632-636
[18]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 [J].
麻凤海,王泳嘉,范学理 .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46-49
[19]   离散单元法同拉格朗日元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 [J].
王泳嘉,邢纪波 .
岩土力学, 1995, (0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