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取向下“重农抑商”传统的法制真相

被引:5
作者
黄东海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重农抑商; 国家财政; 法律传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在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更多存在于意识形态的讨论或者政治态度的宣示中。历代商业政策和法制是功利而务实的,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以贯之的"抑商"法律实践。一般论者都倾向于强调历代采取"重农抑商"法律政策在道德伦理和政治上的原因,但却忽略了政策提出的具体历史情境。重新认识传统的商业社会控制模式和中国古代商业法律传统的特有精神,财政角度是一个理想的分析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疏通知远:中国经济史通识的获取 [J].
王家范 .
史林, 2006, (05) :144-149+191
[2]   “路径依赖”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制度 [J].
张秀娈 ;
陈新岗 .
唐都学刊, 2005, (02) :149-153
[3]   清代前期抑商问题新探 [J].
邓亦兵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8
[4]   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 [J].
冯筱才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2) :123-130
[5]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陈明光 ;
郑学檬 .
历史研究, 2001, (01) :152-168
[6]   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 [J].
陈明光 .
东南学术, 1999, (04) :14-19
[7]   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性和进步性 [J].
胡鸣焕 .
中国农史, 1997, (02) :15-18
[8]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 [J].
范忠信 ;
秦惠民 ;
赵晓耕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1996, (05) :63-68+130
[9]   试论“重本抑末”的双重悖反特性 [J].
张家炎 .
农业考古, 1993, (01) :5-10
[10]  
城市与乡村.[M].梁庚尧;刘淑芬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