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近50年中稻花期危害高温发生的初步分析

被引:48
作者
李守华 [1 ]
田小海 [1 ]
黄永平 [2 ]
刘爱英 [3 ]
机构
[1] 长江大学农学院
[2] 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3] 潍坊市坊子区荆山中学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中稻; 花期; 高温危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8 [暖害];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长江流域的水稻花期高温危害已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采用湖北省荆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最近50a即1954-2003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气温距平分析方法对可能导致中稻花期严重结实障碍的7-8月的月平均气温距平、月最高气温距平及连续3d和5d持续高温天气日的发生频次和高温发生随时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近50a江汉平原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并未升高,整体保持基本稳定,长期温度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周期特征;对中稻花期可能产生致命性伤害的7-8月连续3d和5d的平均气温≥30℃和最高气温≥35℃的天气出现的频次高,有增加趋势;高温天气集中发生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一般高温危害天气发生的概率超过了100%,而严重高温危害天气发生的概率也达到62%。因此,生产上应采取适当调整播期以避开花期高温高发期和培育抗高温品种等技术措施,以减轻和避免高温引起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武汉地区中稻大面积空壳形成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J].
王前和 ;
潘俊辉 ;
李晏斌 ;
唐霖 ;
任华英 ;
彭坤伦 .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1) :27-30
[2]   江汉平原优质米形成适宜栽培期初探 [J].
田小海 ;
黄永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4)
[3]   湖北省60年代以来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初探 [J].
陈正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998, (04) :52-57
[4]   湖北省60年代以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J].
乔盛西 ;
张强 ;
陈正洪 ;
傅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5) :95-99
[5]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J].
林学椿,于淑秋,唐国利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5) :525-534
[6]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26
[7]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陈隆勋 ;
邵永宁 ;
张清芬 ;
任阵海 ;
田广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2) :16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