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籽粒中砷、镉、铬、镍、铅等重金属含量的品种和粒位效应

被引:38
作者
程旺大
张国平
姚海根
Peter DOMINY
王润屹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2]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穗; 粒位; 重金属; 粒重; 籽粒灌浆;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5.03.013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籽粒着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种植于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研究了晚粳稻籽粒中有毒重金属As、Cd、Cr、Ni、Pb含量的品种与粒位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的粒位间差异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As、Cd、Cr、Pb含量粒位间差异显著,Ni含量差异较小。穗上部籽粒As、Cd、Ni含量高于中部籽粒,穗下部籽粒最低,而Cr、Pb则正好相反。稻米中几种重金属含量与粒重的关系因重金属种类不同存在着差异,籽粒As、Cd、Ni含量与粒重呈正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粒重呈负相关。秀水63和秀水11不同粒位的籽粒灌浆模式存在差异,下位粒灌浆速率较低,使粒重较上、中位粒低,导致粒重有较大的粒位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与穗部着粒密度有关,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籽粒As、Cd、Ni含量与最大灌浆速率(GRm)呈正相关,与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poi)呈负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以上两个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说明籽粒As、Cd、Ni的积累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模式,而Cr和Pb表现为不同的积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密穗型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J].
程旺大 ;
张国平 ;
姚海根 ;
吴伟 ;
王润屹 .
作物学报, 2003, (06) :841-846
[2]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附视频 [J].
马均 ;
周开达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1-5
[3]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 [J].
谢光辉 ;
杨建昌 ;
王志琴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1, (05) :557-565
[4]   不同水稻材料籽粒灌浆特性的分析 [J].
顾世梁 ;
朱庆森 ;
杨建昌 ;
彭少兵 .
作物学报, 2001, (01) :7-14
[5]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附视频 [J].
姚海根 ;
姚坚 ;
汤美玲 ;
陈自平 .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4) :3-7
[6]   水稻穗颈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曹洪任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作物学报, 1998, (01) :47-54
[7]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
[8]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9]  
Nutrientaccumulation andutilizationinriceunderfilm mulchedandfloodedcultivation. ChengWD,ZhangGP,YaoHG,etal. JPlantNutri . 2003
[10]  
Nicotianamine: mediator of transport of iron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phloem. Stephan U, Scholz G. Plant Physi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