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最大保护原则——以公开劫持人质事件处置为例

被引:14
作者
陈越峰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最大保护; 突发事件应对; 劫持人质处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设定和实施,特别是在以公开劫持人质事件处置为例的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中,面临着谨守最小侵害原则或强调最大保护原则的选择难题。《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1条第1款所规定的最大保护原则是在谨守最小侵害原则无法回应实践需求的情况下,对措施妥当性提出的更高标准。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本身的实质合法性调低对侵害性的要求,遵循侵害与危害相适应的原则。但是,最小侵害原则仍然在特定的情境下适用。突发事件应对中对最大保护原则的适用需要受到动态评估和检视,同时需要与最小侵害原则、侵害相当原则结合评价措施本身的实质合法性,此外还应受到均衡原则的平衡和制约。这一原则,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在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或者设定具体措施及其裁量基准时也应得到遵循。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谈处置恐怖劫持人质事件中指挥员的应急决策 [J].
姚得水 .
武警学院学报, 2011, 27 (03) :31-33
[2]   比例原则阶层秩序理论之重构——以“牛肉制品进销禁令”为验证适例 [J].
蒋红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8 (04) :14-20
[3]   论适当性原则——引入立法事实的类型化审查强度理论 [J].
蒋红珍 .
中国法学, 2010, (03) :66-75
[4]   论劫持人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J].
张跃兵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22 (06) :58-62
[5]   生命至上: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基本理念 [J].
王国民 ;
刘长朴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 (09) :60-67
[6]   法治视野下的人质危机谈判 [J].
张跃兵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23-26
[7]   迈向宪政背景下的应急法治——《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后的思考 [J].
杨海坤 ;
吕成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67-74
[8]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个问题 [J].
汪永清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2) :8-11
[9]   《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的若干问题 [J].
李岳德 ;
张禹 .
行政法学研究, 2007, (04) :69-75
[10]   比例原则之规范难题及其应对 [J].
王书成 .
当代法学, 2007, (06)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