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国际关系: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视角

被引:22
作者
刘永涛
机构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际关系; 语言视角; 话语政治; 符号建构; 权力场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语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说明世界政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除了有赖于语言视角在经验层面提供更多具有解释力的实证分析之外,还需要人们从理念上对语言视角给予适当的讨论和说明。在纷争繁杂的中外哲学传统里,至少有三种重要的语言观可以作为语言视角的哲学根基。它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语言视角提出并强调了一组包括话语、文本、互为文本、语境、话语分析在内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从事话语政治研究的基本要素。语言视角还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方面,提出词语与世界政治之间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从哲学基础、基本概念和学术观点方面探讨语言视角,旨在为国际关系学科的话语政治研究搭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从理念上说明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156 +156-15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及其影响 [J].
唐玉环 ;
罗昕如 .
求索, 2009, (03) :113-114+20
[2]   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国际关系视角下的语言问题 [J].
郭蔷 .
史学集刊, 2009, (02) :66-72
[3]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语言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孙吉胜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 26 (01) :70-84
[5]   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J].
吴晓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9
[6]   慎言与传统处世观 [J].
雷平 ;
曾亚平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01) :16-17
[7]   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 [J].
韩东晖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59-68+205
[8]  
国际关系与语言文化[M].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闵惠泉, 2003
[9]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 - 人民出版社 , (苏)斯大林(И.В.Сталин)撰,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