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碱快速耐受性形成机制的探討

被引:8
作者
杨藻宸
张昌绍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组
[2] 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组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酪胺; 反应; 大鼠血压; 神经末梢肾上腺能药; 吲哚; 利血平; 耐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于猫瞬膜,猫及大鼠血压对麻黄碱的快速耐受性进行了系統研究。在猫对麻黄碱快速耐受性产生过程中发现:(1) 麻黄碱对瞬膜的积累作用(机率)与积累剂量(对数)呈直线关系,(2) 瞬膜对电刺激交成神经的反应减弱,(3) 血压及瞬膜对静脉注射去甲腎上腺素的反应增加。与其他实驗动物相似,大鼠連续注射麻黄碱8毫克/公斤,其升压作用也易于产生快速耐受性。大鼠血压对麻黄碱产生快速耐受性后,酪胺的剂量反应曲线被压低,但去甲腎上腺素的曲线并无显著改变。猫预先注射利血平后,其瞬膜对麻黄碱的剂量反应曲线中部(2.5毫克/公斤)被压低。在猫和大鼠的剂量-升压反应曲线中,最大也卽最后一剂麻黄碱(猫:12.5毫克/公斤;大鼠:8毫克/公斤)的反应由于快速耐受性而有所降低;但用利血平后可使这个反应较对照組显著升高。大鼠预先用不同剂量利血平后,麻黄碱快速耐受性的产生趋于延緩;并且第一剂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特别是在注射利血平5毫克/公斤,3—4小时后,有增强现象。切除腎上腺对上述結果似无影响。预先灌注去甲腎上腺素也可增强第一剂麻黄碱的升压作用,但与利血平化不同,对多数大鼠,反可促进快速耐受性的产生。大鼠产生快速耐受性后,灌注去甲腎上腺素可部分地恢复麻黄碱的升压作用。预先静脉注射可卡因2.5毫克/公斤可压低麻黄碱的剂量反应曲线。以上一系列实验資料提示麻黄碱快速耐受性的形成由于两种重要因素:(1) 麻黄碱直接作用的快速耐受性是由于受体的饱和,(2) 麻黄碱间接作用的快速耐受性是由于介质的耗竭。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SELECTIVE DEPLETION OF NOR-ADRENALINE IN THE ADRENAL MEDULLA OF THE RAT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RESERPINE (HISTOCHEMICAL RESEARCH) [J].
CAMANNI, F ;
LOSANA, O ;
MOLINATTI, GM .
EXPERIENTIA, 1958, 14 (06)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