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组织嗜银核仁组成区变化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吕卫国
陈怀增
石一复
陈晓端
金卓杏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杭州!
[2] 浙江丽水地区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嗜银核仁组成区; 新辅助化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 前后肿瘤组织内AgNOR 颗粒计数和形态的变化。方法 31 例肿块直径≥4cm 的Ⅰb~Ⅱb 期宫颈癌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NACT,3~4 周后接受子宫广泛切除术。应用Ploton’s 方法检测NACT 前后AgNOR 计数和形态变化,同时对其组织学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宫颈癌NACT 前AgNOR 颗粒计数为5.04 ±0.83 ,NACT 后为3.29 ±0.76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 ;NACT 后,AgNOR 颗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单一型和核仁内型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P < 0.01) ;组织学无效组,NACT 前后AgNOR 颗粒计数也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 < 0.001) 。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为巨大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值得提倡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ⅠB和Ⅱ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因素的探讨 [J].
吕卫国 ;
上官雪军 ;
宋蔚青 .
浙江医学, 1998, (03) :15-16
[2]   关于核仁组织区(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 [J].
许良中 .
实用肿瘤杂志, 1996, (04) :193-193
[3]   AgNOR形态学分型的研究 [J].
许良中,朱伟萍 .
实用肿瘤杂志, 1995, (04) :216-219
[4]   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用于中、晚期子宫颈癌358例疗效分析 [J].
金卓杏,楼美丽,李玉珠,郑丽君,周丽红 ;
不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5, (08) :495-496
[5]   AgNOR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检测 [J].
曾桃英,蒋敏,兰耀华,傅军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5, (01) :56-57
[6]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cisplatin, vincristine, and bleomycin and radical surgery in early-stage bulky cervical carcinoma[J] . Horng-Chyi Chang,Chyong-Huey Lai,Paul C. Chou,Chih-Jen Tseng,Ting-Chang Chang,Swei Hsueh,Yat-Sen Ho,Yung-Kuei Soong.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 199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