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达拉可吸入颗粒物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5
作者
王力福 [1 ]
李娟 [2 ]
刘涛 [3 ]
机构
[1] 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关键词
北疆经济区; 阿克达拉; 可吸入颗粒物; 本底浓度;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2007年全年监测发现,以北疆经济区为背景区域的大气中PM10的年平均本底浓度为10.08μg/m3。可吸入颗粒物的本底浓度采暖期是非采暖期的两倍左右。可吸入颗粒物本底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月平均本底浓度最高为12月,次高为3月。PM10本底浓度的日变化不规则但基本呈上升趋势,PM1.0和PM2.5的本底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特征,本底浓度1d内的最高值和次高值出现的时间段与城市相关研究结果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气流轨迹模拟研究 [J].
张广兴 ;
崔彩霞 ;
赵元茂 ;
李娟 .
中国沙漠, 2008, (01) :154-160
[2]   2002年北京PM时间序列及其成因分析 [J].
孙杰 ;
高庆先 ;
周锁铨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83-86
[3]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J].
朱能文 .
环境科学动态, 2005, (02) :16-18
[4]   北京地区夏冬季气溶胶变化特征分析 [J].
阎逢旗 ;
胡欢陵 ;
吴永华 ;
范爱媛 ;
虞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30-33
[5]   南京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J].
陈建江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 (03) :16-17+41
[6]   北京地区夏季PM10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19-427
[7]  
江苏省城市环境空气中PM10污染状况分析与防治对策[J]. 司蔚.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2(04)
[8]  
北京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10、TSP的关系[J].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张强,余学春.中国环境科学. 2002(06)
[9]  
江苏省城市环境空气中PM10污染状况分析与防治对策[J]. 司蔚.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2 (04)
[10]   北京地区PM10污染日变化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程丛兰 .
气象科技, 2002, (06) :3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