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69
作者
刘世平
陈后庆
聂新涛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洪程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通过大田小区和网室水泥池微区3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播秸秆覆盖NTS、免耕套播高茬NT、翻耕秸秆还田CTS、翻耕秸秆不还田CK共4个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运用数值化方法综合评价土壤肥力。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且主要是0~7 cm增加造成的。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表明,土壤肥力免耕秸秆覆盖好于免耕高茬,翻耕秸秆还田好于翻耕不还田,不同处理养分肥力指标以免耕秸秆覆盖处理最高,翻耕不还田最低;但综合肥力指标却以翻耕秸秆还田最高,免耕高茬最低,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从不同层次看,综合肥力指标和养分肥力指标均以上层0~7 cm较高,下层14~21 cm较低,尤其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高茬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J].
刘世平 ;
聂新涛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48-51
[2]   江苏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J].
杜永林 .
耕作与栽培, 2005, (05) :47-50
[3]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J].
郑立臣 ;
宇万太 ;
马强 ;
王永宝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56-161
[4]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J].
骆伯胜 ;
钟继洪 ;
陈俊坚 .
土壤, 2004, (01) :104-106+111
[5]   我国稻—麦两熟种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J].
章秀福 ;
王丹英 .
中国稻米, 2003, (02) :3-5
[6]   麦-稻两熟集约生产土壤养分平衡与调控研究 [J].
庄恒扬 ;
曹卫星 ;
沈新平 ;
陆建飞 .
生态学报, 2000, (05) :766-770
[7]   水旱轮作下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雷宝坤 ;
储国良 ;
王全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49-552
[8]   浙江低丘红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J].
吕晓男 ;
陆允甫 ;
王人潮 .
土壤通报, 2000, (03) :107-110+145
[9]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张志国 ;
徐琪 ;
R.L.Blevins .
土壤学报, 1998, (03) :384-391
[10]   四川紫色土肥力的Fuzzy综合评判 [J].
唐晓平 .
土壤通报, 1997, (03) :1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