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许振宇 [1 ]
贺建林 [1 ]
刘望保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协调度; 生态协调系数;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消费资源对应的生物土地类型的供需矛盾,度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而生态协调度可选取多个代表性因素综合评估区域发展协调状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湖南省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应该会更准确。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协调度的评价方法,并对湖南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0713hm2/cap,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7337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1.3376hm2/cap。因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全球人均生态标准值1.80hm2/cap,可认为研究区的发展状况属于地方非可持续性-全球非可持续性类型。又由生态协调度评价值Sp=49∈[30,50),生态协调系数DS=1.2765<■2,说明该区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最后笔者分析了这种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具体对策,以供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J].
章锦河 ;
张捷 .
资源科学, 2006, (06) :196-203
[2]   鄱阳湖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J].
赖发英 ;
周春火 ;
肖远东 ;
宫松 ;
陈静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4) :221-225
[3]   鄱阳湖流域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 [J].
赖发英 ;
魏雪娇 ;
卢年春 ;
宫松 ;
赵振纪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 (03) :206-209
[4]   1978年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陈敏 ;
张丽君 ;
王如松 ;
怀保光 .
资源科学, 2005, (06) :132-139
[5]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6]   湖北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刘义军 ;
卢武强 ;
李荣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59-262
[7]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8]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
[9]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 [J].
张志强 ;
孙成权 ;
程国栋 ;
牛文元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6) :589-595
[10]  
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M].刘天齐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