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紫茉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9
作者
来国防
罗士德
曹建新
王易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3] 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4] 云南昆明
关键词
黄花紫茉莉; 紫茉莉属; 紫茉莉科; 三萜; 生物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花紫茉莉的化学成分,寻找抗HIV活性化合物。方法:利用正向硅胶及反相RP-C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MCI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astragalosideⅡ(1),astragalosideⅢ(2),astragalosideⅣ(3),astragalosideⅥ(4),flazin(5),4′-hydroxy-2,3-dihydroflavone 7-β-D-glucopyranoside(6),gingerglycolipid A(7),3,4-dihydroxybenzaldehyd(8),p-hydroxybenzaldehyde(9),β-sitosterol(10)和daucosterol(11)。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紫茉莉根的化学成分 [J].
危英 ;
杨小生 ;
郝小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12) :51-52
[2]  
新华本草纲要[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编著, 1990
[3]  
中药大辞典[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新医学院编, 1977
[4]   Flavonoids of root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growing in Siberia [J].
Shul'ts, EE ;
Petrova, TN ;
Shakirov, MM ;
Chernyak, EI ;
Tolstikov, GA .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2000, 36 (04) :362-368
[5]  
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the cycloartanes[J] . M. I. Isaev,M. B. Gorovits,N. K. Abubakirov.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 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