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被引:32
作者
王桂新
机构
[1]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计划型人口迁移; 自发性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机制; 户籍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三大人口变动之一的人口迁移,也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户籍制度仍制约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其只能是"不完全"迁移及"半"城市化,并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4+126 +1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M].路遇; 翟振武; 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2]  
迁移与发展.[M].王桂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3]  
新时期中国人口迁移.[M].阎蓓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  
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王桂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M].杨云彦著;.武汉出版社.1994,
[6]  
中国人口.[M].周崇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   中国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胡焕庸线 [J].
王桂新 ;
潘泽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1) :2-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