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阐释、数量匡算与经验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继军
马野青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拐点; 就业弹性; 动态GMM;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1.05.00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1996—2009年中国省际数据,利用动态GMM方法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和出口的扩张显著地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对劳动力转移存在交叉效应,随着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的上升和产值比重的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下行之势;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显著阻滞了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存在U形关系,但并不显著;滞后期因变量的系数为正,反映了劳动力对长期依赖于农业具有粘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2]   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 [J].
毛日昇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05-117
[3]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经济学家, 2007, (05) :49-54
[4]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徐剑侠 .
经济研究, 2006, (04) :68-78
[6]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 [J].
王检贵 ;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5) :27-35+204
[7]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8]  
发展的型式.[M].(美)钱纳里(Chenery;H.);(以)塞尔昆(Syrquin;M.)著;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9]   Expor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The case of China [J].
Fu, XL ;
Balasubramanyam, VN .
WORLD ECONOMY, 2005, 28 (04) :607-625
[10]   Malthus to Solow [J].
Hansen, GD ;
Prescott, EC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2, 92 (04) :120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