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处理旱稻农田蒸散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17
作者
崔晓军 [1 ]
薛昌颖 [1 ]
杨晓光 [1 ]
杨婕 [1 ]
张秋平 [1 ]
王化琪 [2 ]
BAMBouman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 国际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旱稻; 农田蒸散量; 土壤棵间蒸发;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通过2001~2004年4年北京地区旱稻田间试验,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法计算了旱稻农田蒸散量,用微型棵间蒸渗仪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农田土壤棵间蒸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旱稻生长期间的农田蒸散特征、土壤棵间蒸发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旱稻出苗~成熟的农田蒸散量为574~630mm,年际间略有波动;日蒸散强度孕穗~抽穗期最高,平均为9.8mm/d,该阶段为旱稻需水关键期;在出苗~拔节期间土壤棵间蒸发量占农田蒸散量比例最大,在此生育阶段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土壤蒸发无效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限量灌溉处理中以前期适当胁迫,后期充分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夏玉米棵间土面蒸发与蒸发蒸腾比例研究 [J].
王健 ;
蔡焕杰 ;
康燕霞 ;
陈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4) :17-22
[2]   黄土塬区麦田蒸散特征 [J].
甘卓亭 ;
刘文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35-1438
[3]   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的蒸散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张永久 ;
马忠明 ;
邓斌 ;
雒淑珍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4) :98-102
[4]   华北平原旱稻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J].
杨晓光 ;
BAMBouman ;
张秋平 ;
薛昌颖 ;
张天一 ;
许剑勇 ;
王璞 ;
王化琪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37-41
[5]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J].
高鹭 ;
胡春胜 ;
陈素英 ;
张利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183-185
[6]   地表蒸散遥感反演双层模型的研究方法综述 [J].
刘雅妮 ;
武建军 ;
夏虹 ;
范锦龙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65-71
[7]   夏玉米田蒸发蒸腾量与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J].
王健 ;
蔡焕杰 ;
陈凤 ;
陈新民 .
水利学报, 2004, (11) :108-113
[8]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间蒸散与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研究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喜英 ;
张永强 ;
裴冬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03) :67-69
[9]   略论我国旱稻的生产及发展 [J].
薛全义 ;
荆宇 ;
华玉凡 .
中国稻米, 2002, (04) :5-7
[10]   水稻旱作的需水规律与土壤水分调控 [J].
汤广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1, (09) :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