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双季超级稻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生理性状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友订
万邦惠
张旭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超级稻; 生理; 幼穗分化期;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4.05.010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1年晚季和2002年早季,对华南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和胜泰1号、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粤杂122等7个材料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的干物质、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差异、生理性状与干物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对生理性状的影响后,提出了本区超级稻株型育种中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宜掌握的生理指标量值范围为:干物重变幅早季6032~6481kg/hm2,晚季4073~4270kg/hm2;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早季4 4mg/gFW左右,晚季3 0~3 2mg/gFW;根系活力早季150~275μgNA/gFW·h,晚季194~237μgNA/gFW·h;LAI早季8 0~9 0,晚季6 0~6 3;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早季25 0μmolCO2/m2·s左右,晚季22 0~24 0μmolCO2/m2·s。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的分配 [J].
陈炳松 ;
张云华 ;
李霞 ;
焦德茂 .
作物学报, 2002, (06) :777-782
[2]   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J].
翟虎渠 ;
曹树青 ;
唐运来 ;
张荣铣 ;
盛生兰 ;
龚红兵 ;
杨图南 .
作物学报, 2002, (02) :154-160
[3]   中国水稻群体研究进展 [J].
张洪程 ;
王夫玉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52-57
[4]   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库、源、流特性的研究 [J].
廖耀平 ;
陈钊明 ;
何秀英 ;
陈顺佳 ;
陈粤汉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74-77
[5]   籼稻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J].
黄农荣 ;
张旭 ;
黄秋妹 ;
刘彦卓 ;
邱润恒 ;
梁祖杨 ;
王丰 ;
彭惠普 ;
李传国 ;
李曙光 ;
廖亦龙 ;
姚萍飞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9, (S1) :37-43
[6]   水稻生育中期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J].
苏祖芳 ;
王辉斌 ;
杜永林 ;
张亚洁 ;
季春梅 ;
周培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5) :19-25
[7]   大穗型水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特点及物质生产分析 [J].
刘军 ;
余铁桥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4-5+7-10
[8]   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和总颖花数的品种差异 [J].
颜振德 ;
胡承太 .
中国水稻科学, 1986, (01) :42-52
[9]   水稻某些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J].
刘贞琦 ;
刘振业 ;
曾淑芬 ;
马达鹏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 (05) :33-39
[10]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温福等编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