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沙隆起及其周围坳陷的地质演化

被引:10
作者
李德生
姜仁旗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坳陷带; 中新统; 恩平组; 文昌组; 晚渐新世; 早中新世; 东沙隆起; 珠一坳陷; 地质演化; 周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北部陆架由陆壳边缘的一系列断陷-拗陷盆地和隆起组成。早白垩世以前与华南板块连为一体。燕山期第三幕(晚拉拉米运动)形成北东东走向的狭长大陆裂谷盆地。古新世和始新世裂谷盆地进一步拉张和扩大,形成珠一、珠二和珠三坳陷。东沙隆起介于珠一和珠二两个坳陷之间,面积约28000平方千米。其地质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块断活动时期。(2)始新世至渐新世上升与剥蚀时期。(3)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持续沉降时期。(4)中中新世至目前的非补偿沉积时期。因此,东沙隆起为一有较好远景的油气富集构造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37 / 7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