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例慢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病与辨证分型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陈子德
陈钟英
机构
[1] 南京中医学院
[2] 南京医学院
关键词
辨证分型; 脾气虚弱; 慢性肝炎; 次要症状; 虚弱型; 脾肾阳虚型; 中医分型; 肾阴虚型; 肝郁气滞; 慢性活动性肝炎; 辨病; 肝肾阴虚; 脏腑兼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80.06.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265例均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R)阳性,其中门诊172例,住院93例.男性191例,女性74例,男女之比为2.5:1.年龄5~60岁,以20~40岁的青壮年占多数(77%).265例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25例.病程最长16年,最短6个月(亦有呈隐匿性发展,普查发现时即为慢性肝炎),以1~5年为多数(占90%).二、辨证分型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型的指标如下:肝郁气滞型:主要症状为胁肋胀痛;次要症状①胸闷喜叹息,②胸闷食欲减退,③腹胀矢气则舒,④性情急躁易怒,⑤脉弦,舌质两边暗红.脾气虚弱型:主要症状①明显乏力,②经久大便稀溏;次要:症状①食欲减退,②轻度浮肿,③腹胀隐痛,④舌质淡胖,脉细无力.肝肾阴虚型:主要症状①舌质红绛,②长期低热;次要症状①五心烦热,②午后潮热,③口干咽燥,④显著头昏、耳鸣,⑤经常血衄血,⑥肝掌、蜘蛛痣色红,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8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肝炎的中医诊治 [J].
乔富渠 ;
孙溥泉 .
新中医, 1974, (03)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