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降解

被引:55
作者
包贞
潘志彦
杨晔
俞尚清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来源; 迁移转化; 降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大量存在,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中的分布,综述了其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植被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概括了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几种降解方法,包括微生物降解、生物修复及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并简单提出了目前针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国内外采取的降解技术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张金丽 ;
郑天凌 .
福建环境, 2002, (02) :26-29
[2]   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J].
许士奋 ;
蒋新 ;
王连生 ;
全燮 ;
D.Martens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128-131
[3]   钯催化剂性能及其对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催化净化 [J].
叶华 ;
周志刚 ;
郑大威 ;
郑菁英 ;
戴乾圜 .
环境科学, 1999, (05) :58-61
[4]   表面活性剂TW-80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 [J].
宋玉芳 ;
孙铁珩 ;
许华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103-105
[5]   植物法生物修复PAHs和矿物油污染土壤的调控研究 [J].
孙铁珩 ;
宋玉芳 ;
许华夏 ;
张海荣 ;
杨桂芬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98-102
[6]   多环芳烃的光致毒效应 [J].
孙红文 ;
李书霞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6) :2-12
[7]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和转化 [J].
李萍 .
内蒙古环境保护, 1997, (04) :38-39
[8]  
Identification and production of a rhamnolipidic biosurfactant by a Pseudomonas species[J] . S. Arino,R. Marchal,J. -P. Vandecasteele.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1996 (1)
[9]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importance[J] . J. Jacob,W. Karcher,J. J. Belliardo,P. J. Wagstaffe.Fresenius’ Zeitschrift für Analytische Chemie . 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