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良心论比较——兼论良知说的当代重振

被引:4
作者
李肃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良心论; 主体性; 律则; 良知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良心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它的正面意义表现为廉耻、正义、向善、正直等;它的负面意义表现为畏惧、忏悔、内疚、自责等。就良心所代表的自由意志、自我立法而言,它表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就良心所反映的社会道德律则而言,它的内容义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关于良心学说,中西方有共同点,又表现出差异,具体表现为:西方讲“去恶带动为善”,中国讲“为善带动去恶”;西方良心说排斥情感,中国良心说调动情感;西方良心说重认知,中国良心说重体知。本文提出,在现代道德的重建过程中,道德的内在性、主体性和个体性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对中西良心说的辩证理解和现代诠释,良心论的重振,必将有益于我国现代文明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