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被引:2
作者
王桂岭
敖雪明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强震活动; 邻区; 地震; 小震活动; 地震活动性; 我国西部; 震级下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19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讨论了我国西部及邻区(东经69°到105°)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特征。主要结果是: (1) 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喜马拉雅弧东、西两端附近的强震活动对于区域应力场变化十分敏感,因而可以作为监视我国西部强震活动的“应力窗口”;(2) 我国西部及邻区的强震活动具有整体性活动特征,一个活动时段历时约10年,始发区往往是东、西两个“应力窗口”;(3) 乌鲁木齐地区小震活动频度的大幅度增高表明这一地区可能是乌恰地区7级地震的前兆穴位。最后,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川滇地震的时空对应特征 [J].
梁劳 .
地震学报, 1983, (04) :429-439
[2]   我国“南北地震带”大震的跳跃迁移及其统计预测 [J].
李漳南 .
地震学报, 1982, (02) :190-198
[3]   缅甸地震与我国云南西部地震的相关性 [J].
罗平 ;
陈立德 .
地震研究, 1981, (01) :87-93
[4]   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 [J].
许绍燮 ;
沈佩文 .
地震学报, 1980, (02) :153-168
[5]   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场与地震 [J].
马宗晋 .
地震地质, 1980, (01) :39-47+82
[6]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J].
邓起东 ;
张裕明 ;
许桂林 ;
范福田 .
地震地质, 1979, (01) :11-22
[7]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汪素云 ;
环文林 .
地震学报, 1979, (01)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