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演替研究
被引:15
作者
:
刘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刘玉平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来源
:
中国草地
|
1996年
/ 04期
关键词
: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演替,主分量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8.5 [植物的地区分布];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飞播固沙在毛乌素沙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飞播形成的植被属于人工植被。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这种植被的演替规律如下:第一阶段为先锋阶段,植被表现为籽蒿+羊柴群丛或籽蒿+花棒群丛;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植被表现为羊柴+油蒿或花棒-油蒿群丛;第三阶段为稳定阶段,植被表现为油蒿群丛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固沙成效——以榆林县红石峡播区为例
刘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铁路局科研所治沙室
刘玉平
[J].
中国草地,
1993,
(03)
: 45
-
48+64
[2]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83
[3]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阳含熙等 著, 1981
←
1
→
共 3 条
[1]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固沙成效——以榆林县红石峡播区为例
刘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铁路局科研所治沙室
刘玉平
[J].
中国草地,
1993,
(03)
: 45
-
48+64
[2]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83
[3]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阳含熙等 著,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