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刺豚的食用安全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风雷
戴桂勋
张春和
赖少阳
汤洵
林长清
机构
[1] 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关键词
棕腹刺豚; 毒性; 安全性; 营养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开展对棕腹刺豚的含毒状况食用安全性调查和营养分析 ,为棕腹刺豚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生物试验法测定各组织毒性 ;调查居民对河豚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 ;参照食品检验国标方法测定棕腹刺豚的营养成分。结果 棕腹刺豚各组织均未检出毒性 ;沿海原居民认为棕腹刺豚皮肤、肌肉、肝脏无毒性并有长期食用史 ;肌肉含蛋白质 19 3 %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 44 52 % ,肝脏含二十碳五烯酸 (EPA) 0 674g/kg、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5 881g/kg ,肝组织锌含量 10 3 5mg/kg。 结论 深圳大鹏湾海域的棕腹刺豚无毒性 ,含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脂肪酸和锌元素 ,是一种可以安全食用的河豚鱼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福建省近海加工用河鲀分布及毒性研究 [J].
马群飞 ;
林升清 ;
付武胜 ;
张荣标 ;
何冠智 ;
郑加武 ;
程兴旺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8, (06) :16-18
[2]   广东省常见河豚鱼含毒状况研究 [J].
杨晓东 ;
邓峰 ;
刘子文 ;
梁春穗 ;
邱建锋 ;
肖俊豪 .
广东卫生防疫, 1997, (04) :4-8
[3]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M].杨月欣等主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4]  
食品检验与分析.[M].黄伟坤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