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

被引:44
作者
郭玉成
范铜钢
机构
[1] 不详
[2]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传播; 国家形象;
D O I
10.16470/j.csst.2013.05.012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不同视角,提出以传播武术文化为中心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战略和对策。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形成"武术身份"、"武术认同"、"武术自觉"的基本共识;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具有国家维度、城市维度、农村维度的战略高度;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明确武术文化传播者、武术文化传播内容与武术文化传播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增强人际传播路径、群体传播路径与组织传播路径的有效性;武术文化传播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空间凝聚力、促进国家产业创造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98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武术发展:应该追求中国身份和中国面貌[J]. 王岗.搏击.武术科学. 2008(01)
[2]   中国武术:一种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文化 [J].
王岗 .
博击(武术科学), 2007, (02) :2-2
[3]   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 [J].
费孝通 .
文史哲, 2003, (03) :15-16+23
[4]  
社会发展视域中的政治文明[D]. 吴自斌.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D]. 王江燕.中共中央党校. 2003
[6]  
蓬勃发展的新加坡武术[N]. 郑楠.中国体育报. 2012 (007)
[7]  
伍绍祖认为—— 武术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N]. 蒋亚明.中国体育报. 2011 (007)
[8]  
武术[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戴国斌, 2011
[9]  
国家形象[M]. 人民出版社 , 胡晓明, 2010
[10]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吴友富,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