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构性变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被引:8
作者
鲁品越
机构
[1] 东南大学文学院经济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 劳动者; 结构性; 农村; 经济; 消费断层; 劳动本身; 消费构成; 经济结构; 消费结构; 社会化服务体系; 收入分布; 耕作权; 农业剩余劳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十五年来的经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为前奏的,同时也受客观存在的强烈制约。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国民经济再一次获得迅速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甚至出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现象并存的苗头。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再一次受到相对滞后的农业的制约,它客观上需要我们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上采取新举措,使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农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城乡布局上的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农业股份合作制和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 [J].
阎寿根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02) :24-27+47
[2]   城乡消费差距现状与对策 [J].
范剑平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02) :19-23
[3]   完善宏观调控 警惕经济“胀滞” [J].
米建国 .
管理世界, 1994, (01) :68-71
[4]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