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南方地表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6
作者
:
李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海南省气象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李玉梅
[
1
,
2
]
彭玉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彭玉麟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茂球
[
1
]
曾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曾沁
[
3
]
机构
: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2]
海南省气象台
[3]
广东省气象台
来源
:
热带气象学报
|
2014年
/ 30卷
/ 06期
关键词
:
气候学;
感热通量;
估算;
线性变化趋势;
年际变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测站常规观测资料及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感热通量资料,并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一年四季中,南方西部地区的感热通量基本都是呈线性增加趋势,而中、东部地区的感热通量则是线性减小的;南方地区感热通量的时间变化以年际变化为主。地气温差是决定地表感热通量逐年变化的最主要因子,近地面风速次之。地表感热通量年际分量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结果表明,四季感热通量异常的第一种主要变异模态皆为全区同号的分布型,而第二主要变异模则是呈东西反号的分布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27 / 10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华南地气感热通量交换系数的估算
彭玉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彭玉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春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茂球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3)
: 139
-
142
[2]
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刘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刘琳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 282
-
287
[3]
陆-气耦合增加中国的高温热浪
张井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张井勇
吴凌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吴凌云
[J].
科学通报,
2011,
(23)
: 1905
-
1909
[4]
春季亚洲中东部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王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王林
刘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刘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朝晖
秦正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秦正坤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3)
: 310
-
321
[5]
西北半干旱区感、潜热通量特征及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
王澄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澄海
王蕾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蕾迪
[J].
高原气象 ,
2010,
(04)
: 849
-
854
[6]
比较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资料的差异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周连童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 9
-
20
[7]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周连童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黄荣辉
[J].
大气科学,
2008,
(06)
: 1276
-
1288
[8]
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J]. 于淑秋,卞林根,林学椿.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9]
中国北方干旱区感热及潜热的异常特征
惠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惠小英
王澄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澄海
左洪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左洪超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文杰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5,
(03)
: 415
-
421
[10]
青藏高原感热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关系研究
叶燕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叶燕华
王平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王平鲁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李栋梁
[J].
干旱气象,
2005,
(01)
: 21
-
25
←
1
2
→
共 16 条
[1]
华南地气感热通量交换系数的估算
彭玉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彭玉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春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简茂球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3)
: 139
-
142
[2]
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刘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刘琳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 282
-
287
[3]
陆-气耦合增加中国的高温热浪
张井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张井勇
吴凌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吴凌云
[J].
科学通报,
2011,
(23)
: 1905
-
1909
[4]
春季亚洲中东部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王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王林
刘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刘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朝晖
秦正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秦正坤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3)
: 310
-
321
[5]
西北半干旱区感、潜热通量特征及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
王澄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澄海
王蕾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蕾迪
[J].
高原气象 ,
2010,
(04)
: 849
-
854
[6]
比较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资料的差异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周连童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 9
-
20
[7]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周连童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黄荣辉
[J].
大气科学,
2008,
(06)
: 1276
-
1288
[8]
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J]. 于淑秋,卞林根,林学椿.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9]
中国北方干旱区感热及潜热的异常特征
惠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惠小英
王澄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澄海
左洪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左洪超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文杰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5,
(03)
: 415
-
421
[10]
青藏高原感热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关系研究
叶燕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叶燕华
王平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王平鲁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市气象局
李栋梁
[J].
干旱气象,
2005,
(01)
: 21
-
2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