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北荆山群富铝岩系石榴石扩散环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被引:31
作者
周喜文
魏春景
董永胜
卢良兆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长春
[5] 北京
关键词
石榴石扩散环带; 粒间流体; 变质峰期成分; 富铝岩系; 胶北荆山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 [矿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详细的微区成分测定,发现胶北荆山群富铝岩系中石榴石普遍发育扩散环带,但扩散环带的发育程度及样式很不均匀,明显受与其相邻矿物的控制。与黑云母接触时,石榴石晶体边部的镬含量最低,环带最为发育,与堇青石接触时次之,与长英质矿物接触时则环带发育较弱或不发育。这种特征的石榴石扩散环带样式与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异,反映降温过程中石榴石与黑云母等镁铁矿物之间的Fe-Mg交换作用主要是通过彼此接触的界面来实现,粒间流体对组分的传输作用有限。但是当岩石中黑云母大量存在而石榴石含量又较低时,由于体系水活度增高,粒间流体也会传输一定的Fe、Mg组分,导致与长英质矿物相邻的石榴石晶体边部发育微弱的扩散环带。通过分析,确定粒径大于1500μm的石榴石晶体核部可以保存变质峰期的平衡成分,基质中远离石榴石等镁铁矿物处于长英质矿物之间的大颗粒黑云母颗粒核部也基本可以保存变质峰期的平衡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山东南墅地区孔兹岩系变质矿物的成因及演化 [J].
周喜文 ;
董永胜 ;
魏存弟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2) :116-121
[2]  
EPMA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is in Garnet and its Petrological Application[J] . Alessandro Borghi,Roberto Cossio,Filippo Olmi,Raffaella Ruffini,Gloria Vaggelli.Mikrochimica Acta . 200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