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1961年中国饥荒的回顾及启示

被引:15
作者
陈硕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大跃进; 饥荒; “FAD”理论; “权利”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1959~1961年发生在中国的饥荒日益被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及劳动经济学所关注。这次饥荒为回答和检验这些学科关注的问题和假设提供了机会。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对饥荒中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和分布的估计与描述,介绍导致饥荒的两种理论及对应的文献,饥荒在政治、经济制度及人口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最后,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该领域研究者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103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钢铁工业 [J].
余扬斌 .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9, (02) :47-48
[2]   为何1959—1961年大饥荒终结于1962年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石慧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289-306
[3]   经济作物、食物获取权与饥荒:对森的理论的检验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487-512
[4]   对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的理解及验证:来自中国的数据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经济研究, 2006, (08) :104-113
[5]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 [J].
曹树基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1) :16-30+97
[7]   大跃进中曲折发展的统计工作 [J].
赵胜忠 .
统计与预测, 2001, (01) :54-56
[8]   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校正 [J].
蒋正华 ;
李南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86, (03) :46+64-46
[9]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 人民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7
[10]  
Stunting and selection effects of famine: 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Chinese Famine[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1)